eigenlayer最终必然会发行token,因为什么?因为本质上eigenalyer是安全层的layer2,它需要去中心化的治理结构,而这需要通过发行代币来实现。
只有真正的去中心化治理才能够真正获得正统性,这是必选项。eigenalyer也必然能够捕获不菲的费用价值,然后这些费用会流向国库,很可能并不会流向代币持有人。所以本质上这也是一个治理代币的模型。
Projects that really have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decentralization are worthy of attention. In addition, if they do not have a good ability to capture token value, they are not worthy of attention. In fact, if several screening funnels are placed there, only the passed projects will take time to research, which can save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I think there are three funnels: 1. Whether it is decentralized or not; 2. Whether the token has a valuable capture mechanism; 3. Whether the user is sticky.
真正拥有去中心化初心的项目才具有关注的价值,另外如果没有良好的代币价值捕获能力,也不值得关注。其实如果把几个筛选漏斗放在那里,通过的项目才会花时间去研究,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精力。我想有三个漏斗:1、去中心化与否;2、代币是否有价值捕获机制;3、用户是否具有粘性。
股票的增长需要考虑资本投入,那么crypto项目的增长也要考虑资本投入,计算资本投入的有效性和回报率是衡量一个生意质量的重要视角。对于股票来说,ROIC太低则没有投资价值,对于crypto项目而言,补贴无法形成有效用户留存和活跃,就是没有价值的。
BTC一直在补贴网络,用补贴获取旷工的工作以维持安全,这肯定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型。因为BTC不可能仅凭共识就涨到天上去,即便真的是数字黄金而不是庞氏,那也有个限度。况且,BTC的数字黄金叙事将有可能被ETH所打破,其四年减半和硬顶的叙事和ETH持续通缩的叙事比起来,将会略输文采。如果ETH最后市值超过BTC,这种叙事的转换就会发生,共识就会出现明显裂痕。
web3 social的增长逻辑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用户体验之上,而良好的用户体验建立在活跃的繁荣的生态项目之上。这种增长才是有质量的,真正吸引用户使用并留存的关键。所以最开始必须非常重视生态的建设,不然很快就会热度一过就烟消云散,无人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