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词牌名:行香子
朝代:宋朝
作者: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翻译/译文
译文
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春。回忆旧地,处处黯然伤神,无限愁苦。去年的同游之人已不在眼前,每当吟诵旧曲之时,就想起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那些诗酒游乐的地方。
那时游乐所至,都有题诗,不下千首;到如今这些诗上都已落满了灰尘,得用绣罗衫去拂净才能看清。自离开杭州后有谁在思念我呢?当然是往日的友人了。还有西湖的明月,钱塘江边的柳树,城西南诸山的名胜景物呢!
注释
⑴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有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三种。
⑵丹阳:地名,今江苏丹阳县。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⑶梅雪飘裙:梅花飘雪,洒落在同行歌妓的衣裙上。
⑷何限:犹“无限”。
⑸消魂:魂魄离散,形容极度愁苦的状态。
⑹故人:指陈述古。
⑺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在杭州。
⑻孤山寺:寺院名,又叫广化寺、永福寺,在杭州孤山南。
⑼涌金门:杭州城之正西门,又名丰豫门。
⑽寻常行处:平时常去处。
⑾绣罗衫:丝织品做的上衣。
⑿拂红尘:用衣袖拂去上面的尘土。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上说,魏野曾和寇准同游寺庙,各有题诗。数年后两人又去故地重游,只见寇准的题诗被人用碧纱笼护,而魏野的题诗没有,诗上落满了灰尘。有个同行的官妓很聪明,上前用衣袖拂去尘土。魏野说:“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此处以狂放的处士魏野自比,以陈襄比寇准,表示尊崇。
⒀湖:指杭州西湖。
⒁陇:小山丘,田埂。
赏析/鉴赏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对杭州诗友的怀念之情。
作者以追念与友人“携手江村”的难忘情景开始,引起对友人的怀念。风景依稀,又是一年之春了。去年初春,苏轼与陈襄曾到杭州郊外寻春。苏轼作有《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诗,陈襄的和诗有“暗惊梅萼万枝新”之句。词中的“梅雪飘裙”即指两人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与诗情,使他们游赏时无比欢乐,消魂陶醉。“故人不见”一句,使词意转折,表明江村寻春已成往事,去年同游的故人不在眼前。每当吟诵寻春旧曲之时,就更加怀念了。作者笔端带着情感,形象地表达了与陈襄的深情厚谊。顺着思念的情绪,词人更想念他们在杭州西湖诗酒游乐的地方——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这三处都是风景胜地。词的下片紧接着回味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平常经过的地方,动辄题诗千首。“寻常行处”用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字面,“千首”言其多。他们游览所至,每有题诗,于是生发出下文“绣罗衫、与拂红尘”的句子。“与”字下省去宾语,承上句谓所题的诗。这里用了个本朝故事。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载:“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宋时州郡长官游乐,常有官妓相从。“绣罗衫”,如温庭筠《菩萨蛮》“新贴绣罗襦”,为女子所服。这一句呼应陈襄前诗,也就是唤起对前游的回忆。词意发展到此,本应直接抒写目前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了,但作者却从另一角度来写。他猜想,自离开杭州之后是谁在思念他。当然不言而喻应是他作此词以寄的友人陈襄了。然而作者又再巧妙地绕了个弯子,将人对他的思念转化为自然物对他的思念。“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不是泛指,而是说的西湖、钱塘江和城西南诸名山的景物,本是他们在杭州时常游赏的,它们对他的相忆,意为召唤他回去了。同时,陈襄作为杭州一郡的长官,可以说就是湖山的主人,湖山的召唤就是主人的召唤,“何人”二字在这里得到了落实。一点意思表达得如此曲折有致,遣词造句又是这样的清新蕴藉,借用辛稼轩的话来说:“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苏轼在杭州时期,政治处境十分矛盾,因反对新法而外任,而又得推行新法。他写过许多反对新法的诗歌,“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又勤于职守,捕蝗赈饥,关心民瘼,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因法以便民”。政事之余,他也同许多宋代文人一样,能很好安排个人生活。这首《行香子》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不仅表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流露出对西湖自然景物的热爱。《行香子》是他早期的作品之一,它已突破了传统艳科的范围,无论在题材和句法等方面都有显见的以诗为词的特点。这首词虽属酬赠之作,却是情真意真,写法上能从侧面入手,词情反复开阖,抓住了词调结构的特点,将上下两结处理得含蓄而有诗意,在苏轼早期词中是一首较好的作品。
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宋制,知州知府总掌郡政,又设通判监政,共商和裁决管内大事。当时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是苏轼的至交诗友。他们都是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排斥出朝,外任地方官职的。这年十一月,苏轼因公到常州、润州视灾赈饥,姻亲柳瑾附载同行。次年元旦过丹阳(今属江苏),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与柳瑾相别。此词题为“丹阳寄述古”,据宋人傅藻《东坡纪年录》,它是苏轼“自京口还,寄述古作”,则当作于二月由京口至宜兴(今属江苏)途中,返丹阳之时。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词牌名:鹊桥仙
朝代:宋朝
作者: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騃女。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译文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释
①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
②缑(gōu)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③云渺(miǎo):高远貌。
④痴(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织女。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
⑤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⑥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⑦槎(chá):竹筏。
⑧银河:天河。
⑨尚(shàng):还。
⑩前缘:前世的因缘。
赏析/鉴赏
这首词咏调名本意,是为送别友人陈令举而作。全词在立意上一反旧调,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
此词上片,也紧切七夕下笔,但用的却是王子乔飘然仙去的故事。据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于山上见柏良,对他说:“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颠。”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苏轼此词上片,借这则神话故事,称颂一种超尘拔俗、不为柔情羁縻的飘逸旷放襟怀,以开解友人的离思别苦。发端三句,赞王子乔仙心超远,缥缈云天,不学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一扬一抑,独出机杼,顿成翻案之笔。缑山,在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王子乔,因为他在缑山仙去,故云。“凤箫”两句,承“不学”句而来,牛女渡河,两情缱绻,势难割舍;仙子吹箫月下,举手告别家人,飘然而去。前者由仙入凡,后者超凡归仙,趋向相反,故赞以“不学痴牛呆女”。
下片写自己与友人的聚合与分离,仿佛前缘已定,事有必然。据东坡《记游松江》(《东坡志林》卷一)说:“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苏轼于熙宁七年九月从杭州通判移任密州知州,与同时奉召还汴京的杭州知州杨元素同舟至湖州访李公择,陈令举、张子野同行,并与刘孝叔会于湖州府园之碧澜堂,称为“六客之会”,席上张子野作《定风波令》,即“六客词”,会后同泛舟游吴松江,至吴江垂虹亭畅饮高歌,“坐客欢甚,有醉倒者”。但作者不是径直叙写这段经历,仍借与天河牛女有关的故事来进行比况。张华《博物志》载一则故事说:天河与海相通,年年有浮槎定期往来,海滨一人怀探险奇志,便多带干粮,乘槎浮去。经十余日,至一城郭,遇织布女和牵牛人,便问牵牛人,此是何处。牵牛人告诉他回去后问蜀人严君平便知。后来乘槎人还,问严君平。君平告以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算年月,正是乘槎人到天河之时。词人借用这则优美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澄澈的银浪泛舟而行。“槎”,即竹筏;“客槎”,一语双关:明指天河的“浮槎”,暗喻他们所乘的客船。“尚带天风海雨”,切合“浮槎”通海之说。煞拍两句笔墨落到赠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六客之会;“风雨散、飘然何处”,“风雨”承上“天风海雨”,写朋友分袂,各自西东。“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飘然何处”,蕴感慨无限。
这首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以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熙宁七年(1074年),词人和陈令举坐船游玩,一边喝酒,一边快乐的畅谈,然而相聚总是要分离的,为了表达对陈令举的依依不舍,词人便写下这首词送给他。
送子由使契丹
朝代:宋朝
作者: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古诗简介
《送子由使契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并以壮语鼓励弟弟:所以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出使,为的是使异族之邦了解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诗中又以想象之笔写出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且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这首诗饱含着诗人热爱邦家民族、努力维护朝廷声誉的深厚感情。
翻译/译文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注释
⑴适:往。
⑵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凌:冲冒。
⑶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此处指契丹。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⑷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⑸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苏轼时知杭州。
⑹“单于”二句:《新唐书·李揆传》:“揆美风仪,善奏对,帝(肃宗)叹曰:‘卿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仪乎?’故时称三绝。”德宗时他曾“入蕃会盟使”,至蕃地,“酋长曰:‘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绐之曰:‘彼李揆安肯来邪!’”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尤著,故化用此典,说明中原人才众多,不止苏氏。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其时,苏轼54岁,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苏辙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在汴京。是年八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
契丹本是东北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公元916年。阿保机建立辽朝,成为与五代、北宋并立的国家,雄峙北方近200年,成为宋朝的北方之患。宋自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订立“澶渊之盟”以来,每年要向辽国、西夏进贡银两、绢匹,岁以百万计。其国主生辰,还要派使臣去庆贺。卑事小国,国弱臣辱,做这样的使臣内心是屈辱的。苏轼写诗送别,尽劝慰告诫之意。
赏析/鉴赏
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旬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名家评价
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末用唐李揆事,非以第一人相矜夸,正是临别而望其遄归之意。”
纪昀:“清切。”
古诗简介
《送子由使契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并以壮语鼓励弟弟:所以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出使,为的是使异族之邦了解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诗中又以想象之笔写出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且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这首诗饱含着诗人热爱邦家民族、努力维护朝廷声誉的深厚感情。
翻译/译文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注释
⑴适:往。
⑵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凌:冲冒。
⑶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此处指契丹。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⑷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⑸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苏轼时知杭州。
⑹“单于”二句:《新唐书·李揆传》:“揆美风仪,善奏对,帝(肃宗)叹曰:‘卿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仪乎?’故时称三绝。”德宗时他曾“入蕃会盟使”,至蕃地,“酋长曰:‘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绐之曰:‘彼李揆安肯来邪!’”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尤著,故化用此典,说明中原人才众多,不止苏氏。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其时,苏轼54岁,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苏辙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在汴京。是年八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
契丹本是东北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公元916年。阿保机建立辽朝,成为与五代、北宋并立的国家,雄峙北方近200年,成为宋朝的北方之患。宋自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订立“澶渊之盟”以来,每年要向辽国、西夏进贡银两、绢匹,岁以百万计。其国主生辰,还要派使臣去庆贺。卑事小国,国弱臣辱,做这样的使臣内心是屈辱的。苏轼写诗送别,尽劝慰告诫之意。
赏析/鉴赏
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旬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名家评价
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末用唐李揆事,非以第一人相矜夸,正是临别而望其遄归之意。”
纪昀:“清切。”
送子由使契丹
朝代:宋朝
作者: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译文
缑山仙子王子乔性情高远,不像牛郎织女要下凡人间。皎洁的月光中停下吹凤箫,摆一摆手告别人间去成仙。
听说黄河竹筏能直上银河,一路上还挟带着天风海雨。今天相逢一醉是前生缘分,分别后谁知道各自向何方?
注释
①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
②缑(gōu)山:在今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在缑山成仙的王子乔。
③云渺(miǎo):高远貌。
④痴(chī)牛騃(ái)女:指牛郎织女。在这里不仅限于指牛郎织女,而是代指痴迷于俗世的芸芸众生。
⑤凤箫声:王子乔吹笙时喜欢模仿凤的叫声。
⑥时人:当时看到王子乔登仙而去的人们。
⑦槎(chá):竹筏。
⑧银河:天河。
⑨尚(shàng):还。
⑩前缘:前世的因缘。
赏析/鉴赏
这首词咏调名本意,是为送别友人陈令举而作。全词在立意上一反旧调,不写男女离恨,而咏朋友情意,别有一番新味。
此词上片,也紧切七夕下笔,但用的却是王子乔飘然仙去的故事。据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于山上见柏良,对他说:“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颠。”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苏轼此词上片,借这则神话故事,称颂一种超尘拔俗、不为柔情羁縻的飘逸旷放襟怀,以开解友人的离思别苦。发端三句,赞王子乔仙心超远,缥缈云天,不学牛郎织女身陷情网,作茧自缚。一扬一抑,独出机杼,顿成翻案之笔。缑山,在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子,指王子乔,因为他在缑山仙去,故云。“凤箫”两句,承“不学”句而来,牛女渡河,两情缱绻,势难割舍;仙子吹箫月下,举手告别家人,飘然而去。前者由仙入凡,后者超凡归仙,趋向相反,故赞以“不学痴牛呆女”。
下片写自己与友人的聚合与分离,仿佛前缘已定,事有必然。据东坡《记游松江》(《东坡志林》卷一)说:“吾昔自杭移高密,与杨元素同舟,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苏轼于熙宁七年九月从杭州通判移任密州知州,与同时奉召还汴京的杭州知州杨元素同舟至湖州访李公择,陈令举、张子野同行,并与刘孝叔会于湖州府园之碧澜堂,称为“六客之会”,席上张子野作《定风波令》,即“六客词”,会后同泛舟游吴松江,至吴江垂虹亭畅饮高歌,“坐客欢甚,有醉倒者”。但作者不是径直叙写这段经历,仍借与天河牛女有关的故事来进行比况。张华《博物志》载一则故事说:天河与海相通,年年有浮槎定期往来,海滨一人怀探险奇志,便多带干粮,乘槎浮去。经十余日,至一城郭,遇织布女和牵牛人,便问牵牛人,此是何处。牵牛人告诉他回去后问蜀人严君平便知。后来乘槎人还,问严君平。君平告以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算年月,正是乘槎人到天河之时。词人借用这则优美的神话故事,比况几位友人曾冲破澄澈的银浪泛舟而行。“槎”,即竹筏;“客槎”,一语双关:明指天河的“浮槎”,暗喻他们所乘的客船。“尚带天风海雨”,切合“浮槎”通海之说。煞拍两句笔墨落到赠别。“相逢一醉是前缘”,写六客之会;“风雨散、飘然何处”,“风雨”承上“天风海雨”,写朋友分袂,各自西东。“一醉是前缘”,含慰藉之意;“飘然何处”,蕴感慨无限。
这首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以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熙宁七年(1074年),词人和陈令举坐船游玩,一边喝酒,一边快乐的畅谈,然而相聚总是要分离的,为了表达对陈令举的依依不舍,词人便写下这首词送给他。